大河报·豫视频记者 蔡君彦
早上6点35分,董阳的闹钟响了。窗外,白雪皑皑,持续降雪让中原大地正经历着冰冻极寒天气。
这里,是战“疫”一线医务人员居住的定点酒店。董阳麻利地起床,洗漱速度比平日快了一倍,然后,从门口桌上取来早餐,吃完,一路小跑出门,赶七点半的班车,前往郑州第一人民医院航空港院区(河南省新冠肺炎救治定点医院),开始一天的忙碌。
“我们每天面对的,大都是阳性标本。”27岁的董阳从未像现在这样,觉得离新冠病毒如此之近,每天身处实验室,空气中弥漫的就是可能携带病毒的气溶胶……
在战“疫”最前线奋战几天后,这位来自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的病理科技师愈发从容,她说,忙起来顾不上多想,“关键时候能顶上,我自己也被自己感动。”
“我可以去!”
董阳来自平顶山,是独生女,聪明伶俐,踏实认真。从小到大,她对花草、小动物等各种生灵,有着天然的悲悯和亲近,对生命更是由衷敬畏。
生命很顽强,有时也很脆弱。对此充满好奇的董阳,在硕士研究生深造时,选择了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分子生物学专业,研究方向为分子诊断。
一年多前,董阳顺利毕业,入职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,成为一名病理科技师,白衣天使“小清新”。在郑州,她经历了去年7月暴雨成灾的残酷,也经历了当年8月疫情突袭的阵痛。
2022年初,疫情再袭郑州,董阳和很多人一样,加强防护的同时,继续工作。
1月19日临近中午,她和同事正在医院病理科忙碌,“我们主任急匆匆进来,问:谁愿意去‘港区医院’支援?要立刻上报名单,我当时就脱口而出:我可以去!”董阳当时毫不犹豫,说得很干脆。
大家都知道‘港区医院’意味着什么——2021年8月,为有效防控疫情,保护民众健康安全,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航空港院区被紧急改造、验收后,成为继郑州岐伯山医院后的又一所新冠肺炎患者救治定点医院。
那天下午,抓紧准备一些衣物用品后,董阳和另一位同事被救护车接走,送到专门安排医护人员的一家定点宾馆,找检验科主任报到。
当晚安顿好后,她给在平顶山的爸爸打电话“坦白”:“爸,我报名支援港区抗疫了,您知道就行,先别告诉我妈。”妈妈刚做罢手术在家休养,董阳不想让妈妈担心。
电话那头,爸爸沉默片刻,叮嘱道:“一定要做好防护!”董阳知道,爸爸担心她,但也支持她的决定。
“职责所系,有些事总需要有人去做,我希望那个人是我。”对于这一次主动请缨,2016年5月入党的董阳想法很简单,关键时候就要顶上,为社会做点贡献,“生而逢盛世,青年当有为。”
忙起来顾不上多想
真正到了战“疫”最前线,心里一点不紧张是不可能的。
1月20日上午,董阳和其他新来支援的医护人员专门接受穿脱防护服培训。“培训完后,我又加练了至少6次,穿穿脱脱,生怕哪儿穿得不对,粘得不牢。”
当前,河南疫情防控面临“奥密克戎”“德尔塔”双重挑战。按照分工,郑州岐伯山医院主要收治来自安阳的“奥密克戎”感染患者,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航空港院区主要收治来自郑州、禹州等地的“德尔塔”感染患者。
20日下午,董阳等医技人员立即投入到检验科PCR实验室的工作中,每小组5个人,主要负责做该院区收治确诊患者的核酸检测:标本送来后,要把患者的信息输入电脑上,92个病人一组,进行扩增试剂准备、核酸的提取,PCR(聚合酶链式反应)的扩增及实验结果的判读,来判断阳性患者体内的病毒载量是否降低,或者是否转阴。
“标本加样时,空气中会弥漫着气溶胶,气溶胶可能携带着病毒,对我们而言,病毒就在周围。”刚开始,董阳不免忐忑,特别谨慎小心,渐渐地,忙起来顾不上多想,只想着如何高效把标本处理完,也不再因为病毒紧张害怕了。
小组5人中,董阳是年龄最小的,大伙儿来自不同医院,在这里成为配合默契的“战友”,每天盼着有患者核酸检测结果转阴,“有人转阴都忍不住激动。”
来该院区支援的第一天晚上,董阳忙完回到宾馆,已是深夜。忙一天下来,人很疲惫,她定好闹钟,赶紧休息。早上起来洗漱完,也不再像往常一样化淡妆,往脸上简单拍点水乳就走。
21日,她搭乘班车8点前赶到院区,开始工作前的准备:喝几口水,去一趟厕所,换上手术衣和手术室拖鞋,戴好一次性帽子和N95口罩,穿上防护服,再戴上医用外科手套、护目镜及一次性鞋套,为了行动方便,她里面只穿一套保暖内衣,忙起来更利索。
忙5个小时后,午饭时间到。从实验室出来,大家还要经历严格的防护服脱卸流程,过程需要25分钟,剩余的半小时时间里,吃完午饭若有时间,还可以躺下眯几分钟。下午两点多,大家再做好防护进去忙,忙到晚上8点,消杀完毕,吃了盒饭,乘班车回宾馆,又是深夜……
这样的忙碌还在继续。根据患者标本量的多少,医技人员的工作“有张有弛”,不过,实验室空气中弥漫的气溶胶可能携带病毒的挑战,一直都需要面对。
最前线的“忍着”与“小确幸”
在战“疫”最前线,每天“全副武装”一忙就是几个小时,万一想上厕所咋办?女士赶上生理期咋办?
“忍着。”董阳笑着说,“如果工作中途上厕所,穿脱、消杀至少要耽误1小时,因此,大家尽量少喝水,少吃饭,确保中途不耽搁,赶上生理期就垫厚些的夜用卫生巾,坚持几个小时下来再换……”她想起在医院病理科工作时,忙归忙,有事儿可以从实验室到休息室自由穿梭,腾出两分钟就能搞定,现在想来,蛮幸福的。
大冬天,穿着防护服、戴着护目镜在实验室忙碌时,董阳和伙伴们还要面对哈气让护目镜“雾朦胧”的困扰,“大家的办法是,先拿湿巾蘸洗手液,擦拭护目镜内侧,可以起到减缓起雾的作用,当然,时间长了还是不行。”
那咋办?
“忍着。”她笑着说,自己会努力睁大眼睛,或者转个角度,从没有雾气地方看。
忙碌在战“疫”一线的董阳,也时常感受到一些“小确幸”——
比如,午休吃饭时,大家一起开开玩笑,聊聊院区的好消息,互相加加油;晚上回到宾馆,看看朋友圈,再跟亲朋好友聊聊天,放松放松。
“累不累?”“辛苦了!”领导和同事的关心,让董阳倍感温暖。北京等地的同学得知她在战“疫”最前线,纷纷点赞:“好样的!”“你真勇敢!”
在宾馆,住对门的医护人员也不能走动。好在有网络,不耽误大家与外界互联。
有时,董阳会看看自己网购的东西到哪儿了。她前不久搬家,网购的收纳盒、垃圾桶已快递到郑州,在菜鸟驿站等着主人。有时,她担心家里养的那盆茉莉花,长时间不能回去浇水照料,恐怕要蔫了……
医护同行之间的鼓励,也让董阳特别感动。
“我给你带了一瓶,照顾好自己哈。”23日一大早,董阳出门赶班车时,在楼道遇见住对门的年轻女孩,被对方亲切地塞给一瓶便携式“免洗手消”。那一刻,她感受到了姐妹般的情谊情义,更有战友般的深情。
抗疫的同时,董阳把这当成一次向同行和前辈学习的机会。
战“疫”归来 春暖花开
董阳到战“疫”一线支援的消息,瞒了妈妈两天就“露馅儿”了——她进实验室不能带手机,尽管有爸爸“打掩护”,妈妈发现之前电话一打就通、现在打几次不见回话,咋能不纳闷儿?
“可以呀你,事先也不跟我们商量一下,长能耐了!”妈妈语气复杂地“训”她。董阳当然知道,妈妈不是生她的气,只是担心宝贝妞。
一路走来,董阳直言自己“不爱记事儿”,想不起来有啥“轰轰烈烈”、值得自豪的经历,只有一个朴素的心愿:成为对社会有价值的人。
这次不同。关键时候,能主动请缨到一线战“疫”,董阳觉得,这段经历算得上自己的“高光时刻”。
疫情当前,董阳深知,自己只是众多奋勇抗疫医护人员中的普通一员——每一位“大白”逆行背后,都有着平凡又伟大的战“疫”故事。
春节临近,家人的挂念也在升温。作为独生女,董阳很遗憾不能回去陪爸妈过年,她特意给家里寄了茶叶,还有十斤油炸酥肉、带鱼、丸子、莲荚,让爸妈感受到女儿的爱。
按照工作计划,他们这一批来支援的医务人员要在这里战“疫”两个月,春节期间,继续每天做核酸检测。俩月后,先集中隔离14天,再居家隔离7天,方能一切如常。
“相信等我战‘疫’归来,郑州已经春暖花开。”董阳最大的心愿,就是希望患者早日康复,疫情早日结束!到那时,大家都能回归正常的生活。
就像她,早上闹钟响后起床洗漱,化个淡妆出门,豆浆包子当早餐,骑车到医院,换上白大褂,走进病理室,见了同事笑着打声招呼,开始一天的忙碌。下了班,抽时间练练瑜伽,尝尝美食,整整房间,听听音乐……日子虽寻常,也有别样的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