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月28日,在2023年中关村(000931)论坛上召开的硬科技投资与发展论坛上,硬科技的孵化与产业化成为一个热点话题。那么,应该如何打通硬科技到经济之间的通路?如何从全球视野寻找中国硬科技的发展机会?多位人士认为,硬科技走向产业市场“最后一公里”的主要堵点,通常是中试孵化阶段缺少资金所致。基于此,培养硬科技投资思维,建立硬科技行业投资生态圈,推动早期资本、创业资本、产业资本、国家资本、金融资本形成“耐心资本”,对硬科技企业长期陪跑与有力支持,也成为解决堵点的重要途径。
融资阻碍仍在
会上,中金资本运营有限公司总裁龙亮介绍,近期中金资本对直投企业和穿透投资企业开展了问卷调研工作,658份有效问卷反映了国内科技类初创企业情况。
整体来看,随着科创板及创业板注册制的推出,硬科技投资各个赛道人头攒动,企业估值也水涨船高,但硬科技企业融资的阻碍仍然存在。
首先是硬科技募资困难仍待解决。问卷表明,约三成被调研企业反映存在募资困难的情况,长期资金匮乏严重制约企业发展。其中,私募股权融资是最重要的企业融资方式,占比达85%,私募股权投资在支持科技类初创企业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。但龙亮也指出,困扰企业的难题除了“钱不够”,还有行业竞争激烈、成本上涨快等。
由此,在发展过程中,硬科技企业也面临着迫切的投后赋能要求,其中,引入产业资源是核心。龙亮介绍,超七成企业希望获得产业资源对接、后续轮融资等服务,因此,PE、VC机构也需重视在对接产业资源、后续轮融资、上市及并购、人力赋能等方面的投入。 “目前,全产业链赋能对于硬科技企业远远不够,也是投资人需要完善的地方。”龙亮说道。
另外,上市成为了企业的融资痛点。根据问卷,目前,暂不符合上市条件、难以获得私募股权融资、上市流程较长等,成为了企业融资路上的层层阻碍。
例如,有近一半企业反馈上市条件复杂、满足难度大。因此,“持续的私募股权的支持,可能是这些被投企业的未来资金需求的范畴” 。龙亮认为,全面注册制有望使得A股上市渠道更加畅通,通过降低上市门槛、提升发审效率,使得上市预期更加明确、审核注册更加透明高效,有效拓宽创业创新企业的融资渠道。
英诺天使基金创始合伙人李竹也提到,注册制可能是一个红利,尤其对于早投资机构来说,能够带来更多的确定性。
往上游走、往前沿走
过去几年,中美脱钩、疫情、战争造成的流动性为创业公司融资造成了不小的困扰。但也正是这些变局为硬科技投资带来了机遇。
“科技创新的时代必须投硬科技。”李竹强调,“虽然面临许多困难,从投资行业来说,我们处在一个非常关键的时候,尤其早期投资是反经济周期的,现在经济低迷的时候,对于早期投资来说往往是最好的时候。”
李竹进一步提出,硬科技投资需要往上游走、往前沿走。如现在的人工智能、AI 2.0等技术,同样有更大的市场空间和资产空间。“这些资产将在行业里有更好的溢价能力,也是能够穿越周期的资产,是投资人需要关注的。”李竹说道,“能源变革、人口红利恰恰是中国现在最强的能力,也是中国未来能够有一些话语权的地方,从这两个维度思考所有的投资,对于我们来说会更有意义。”
事实上,早在2022年,硬科技就已是资本市场的热词,引领着新一波的投资趋势。例如光电芯片、人工智能、航空航天、生物技术等硬核技术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技术,也是众投资人关注的焦点,众多领域也为投资行业带来了充足的机会。中国宇航学会空间太阳能(000591)电站专委会主任、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科技委主任李明在会上演讲时也提出,空间太阳能电站作为可以提供规模巨大、持续稳定、清洁绿色电力的航天重大系统,有望成为清洁能源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,是未来航天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。尽管空间太阳能电站的发展是一项长期的工作,但是仍然存在着广泛的投资机会,包括短期投资项目、长期投资项目等,是一片新的蓝海。
谈及比较看好的领域,梅花创投创始合伙?吴世春在会上则认为,“新半军数智航生”,即新能源、新材料、半导体、军工、大数据、智能制造、商业航天、生物科技,这些领域将存在一些多点的机会,结构性的一些行情。
“四条支柱”不可或缺
硬科技投资,对于行业来说,是机遇也是挑战。
当前,人工智能、物联网引领了各行各业“无人化、智能化”浪潮,也拉动了底层硬科技的创新,使得硬科技产业有了“换道超车”的机会。投资服务于产业,产业的发展需求决定了投资的方向,业内人士一致认为,硬科技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,离不开一个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环境,需要科技界、投资界、产业界相互合作,建立全方位的立体赋能体系。
要解决硬科技走向产业市场“最后一公里”的主要堵点,业内认为,还需培养硬科技投资思维,建立硬科技行业投资生态圈,推动早期资本、创业资本、产业资本、国家资本、金融资本形成“耐心资本”,对硬科技企业长期陪跑与有力支持。
龙亮指出,在中国的硬科技孵化与产业化的这条路上,私募股权投资人和科学家、企业家、政府都是不可或缺的四条支柱,大家必须要合力发展。
时机成熟,政策也在助力。北京市门头沟区委副书记、区长吕晨飞在论坛上指出,将通过京西产业引导基金为硬科技产业获得资本赋能提供坚强助力。门头沟区将调动资源、凝聚力量,努力打通从硬科技到经济之间的路径,持续推动创新链、产业链、资金链、人才链的深度融合,为企业营造最优质的营商环境,提供最细致的服务保障,打造最坚强的政策支撑,凝聚打造京西智库的强大合力。
北京商报记者 刘四红 实习记者 董晗萱